当前目录
- JCA
- 2025年 第41卷 第7期
- 出刊日期:2025-07-15
《临床麻醉学杂志》系麻醉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主办单位为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1985年3月创刊,2000年改为月刊。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32-1211/R,ISSN 1004-5805,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8-35。本刊栏目活跃,内容丰富,突出临床,注重实践,并注意及时报道麻醉学和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深受广大麻醉专业等医务工作者的欢迎。本刊所刊出的学术论文不仅可用于指导临床,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除个别省市外,可满足几乎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定的需要。
详细信息- 基于联邦学习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建立
- 王骞,张景伟,杨晓东,宋玉祥,张明宇,郑兰圆,赵红,彭宇明,陈益强,米卫东,曹江北
- 2025.41(7):677-684[摘要](176)[PDF](21)
-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 葛震坤,伍启星,吴文杰,黄祥,康芳,李娟
- 2025.41(7):685-690[摘要](206)[PDF](24)
- 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影响的比较
- 李娜,郑伟,张婷,梁健,刘杰,王立伟
- 2025.41(7):691-696[摘要](224)[PDF](16)
- 地塞米松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 李洪琼,陈昌林,赵漾,林菁艳
- 2025.41(7):697-702[摘要](164)[PDF](23)
- 电针治疗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 李荣华,徐敏逸,张建楠,王静,蒋晨浩,蔡靓羽
- 2025.41(7):703-708[摘要](122)[PDF](24)
- 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 安奕,李丽霞,李中嘉,梁传玉,王沛,贾雪菲,宋宏怡,崔珂,罗荟方,王天龙,赵磊
- 2025.41(7):709-714[摘要](82)[PDF](16)
- 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
- 赵盼盼,石晴晴,李北平
- 2025.41(7):715-719[摘要](176)[PDF](30)
- 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 刘克,葛秀玲,张帅帅,梅莎莎,吕凯丽,盖志辉,王帅,王大龙,徐伟民,叶文学
- 2025.41(7):720-724[摘要](160)[PDF](21)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 袁晨,韩丽,倪亚平,吴一帆,佘远时,沈军,杨芬,谢阳
- 2025.41(7):725-731[摘要](101)[PDF](21)
- 饮酒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 朱作伟,周素利,刘存明
- 2025.41(7):732-736[摘要](148)[PDF](20)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前锯肌平面阻滞文献计量学分析
- 罗梦思,刘鉴,朱小兵,彭学强
- 2025.41(7):737-742[摘要](182)[PDF](17)
- 人参皂苷CK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范欣怡,田晨羲,苏帆
- 2025.41(7):743-747[摘要](69)[PDF](17)
- 环泊酚通过上调应激诱导蛋白2表达减轻肾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
- 刘美言,宋涛,闵洁煜,应流念,刘磊,钟毅
- 2025.41(7):748-754[摘要](73)[PDF](14)
-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 荣雨婷,高月月,张澳,赵阿阳,戚思华
- 2025.41(7):755-760[摘要](111)[PDF](23)
- 地塞米松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 郝雅汀,张玉,古诗瑶,曾思,雷迁
- 2025.41(7):761-764[摘要](202)[PDF](26)
- 老年患者外周神经阻滞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呼杰,杨静
- 2025.41(7):765-769[摘要](93)[PDF](28)
- 肺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 刘亚泓,邱源,林富荣,龙布,张灿洲,蓝岚
- 2025.41(7):770-772[摘要](74)[PDF](20)
- 即刻镇痛在围术期的应用
- 李扬,刘荣林,张玉明,杨瑞
- 2025.41(7):773-775[摘要](139)[PDF](33)
- 黏脂贮积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管理一例
- 石岳,张宁晨,谭骁,申乐
- 2025.41(7):776-777[摘要](96)[PDF](22)
- 急性颈动脉球部血栓栓塞患者麻醉管理一例
- 韩文勇,王飞,张继英,徐慧玲,费梦楠,杨琳,郭莹莹,吴亚男
- 2025.41(7):778-779[摘要](103)[PDF](23)
- 气管软骨软化导致困难插管一例
- 杜金知,贾丽玲,杨建新,倪文洋,朱荣宇,武娟,王艳花,程子健
- 2025.41(7):779-780[摘要](127)[PDF](32)
- 声门口异物嵌顿取出术全身麻醉管理一例
- 王权,张晓东,李洪
- 2025.41(7):781-782[摘要](150)[PDF](37)
临床研究
调查与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临床经验
专家笔谈
病例报道
- 基于联邦学习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建立
- 王骞,张景伟,杨晓东,宋玉祥,张明宇,郑兰圆,赵红,彭宇明,陈益强,米卫东,曹江北
目的:采用联邦学习(FL)方法构建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国内3家医院的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数据,将其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基于传统Logistic回归的集中式学习模型和基于FL的预测模型(FedAvg、FedLSD、Fedpro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Shapley加法解释(SHAP)解释模型特征的重要性。
结果:集中式学习模型AUC在训练集中为0.827(95%CI 0.811~0.842),在验证集中为0.726(95%CI 0.687~0.764)。3种基于FL的预测模型(FedAvg、FedLSD和FedProx)的AUC分别为0.710(95%CI 0.671~0.749)、0.708(95%CI 0.669~0.747)、0.710(95%CI 0.671~0.749)。校准曲线和DCA显示,基于FL的预测模型性能接近集中式学习模型。
结论:FL算法能整合多机构数据,基于FL的预测模型表现与集中式学习模型相似,可有效预测老年患者POD的发生。- 2025  .  41(7):    677-684
    [摘要](176)     [PDF](21) -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 葛震坤,伍启星,吴文杰,黄祥,康芳,李娟
目的:(SGB)对活体供肾者(LKD)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 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18岁,BMI 18.5~28.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LKD分为两组:SGB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30 min,SGB组于超声引导下将0.25%罗哌卡因6 ml注入右侧星状神经节内;C组术前不行SGB操作。于术后1、3、7 d采用10项简明围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CFS-10)评估疲劳情况。记录术后1、3、7 d失眠严重指数(ISI)和静息时VAS疼痛评分。于术前1 d和术后1 d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褪黑素(M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术后1、3 d尿量,于术前1 d、术后1、3、7 d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浓度。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DN4)和ICFS-10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OFS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GB组术后1、3、7 d ICFS-10评分、POFS发生率、中重度POFS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3、7 d ISI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血浆5-HT、MT浓度明显升高,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尿量、肌酐、尿素氮浓度,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3个月DN4评分、ICFS-10评分、POF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引导下SGB能降低LKD的POF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增加血浆5-HT和MT含量、改善术后睡眠、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关。- 2025  .  41(7):    685-690
    [摘要](206)     [PDF](24) - 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影响的比较
- 李娜,郑伟,张婷,梁健,刘杰,王立伟
目的:观察和比较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
方法: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30~70岁,BMI 18.5~25.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组(A组)、膀胱灌注右美托咪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A组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20 ml,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h-1,10 min后改为0.5 μg·kg-1·h-1持续泵注30 min;B组将右美托咪定0.5 μg/kg溶于生理盐水20 ml,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C组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20 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拔管后)1、2、6、12、24 h CRBD发生情况和尿道VAS疼痛评分,评估CRBD严重程度。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24 h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术中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A组拔管时、拔管后1、2、6 h中重度CRBD发生率明显降低,拔管时、拔管后1、2、6、12 h CRBD总发生率、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B组拔管时、拔管后1、2、6、12、24 h中重度CRBD发生率、CRBD总发生率、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拔管后12、24 h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膀胱灌注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道疼痛程度,降低CRB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膀胱灌注的效果更好。- 2025  .  41(7):    691-696
    [摘要](224)     [PDF](16) - 地塞米松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 李洪琼,陈昌林,赵漾,林菁艳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地塞米松组(DM组)、右美托咪定组(D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患者入室后局麻下行患侧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药液均为20 ml,其中DM组为地塞米松0.1 mg/kg+0.25%罗哌卡因,DX组为右美托咪定0.5 μg/kg+0.25%罗哌卡因,C组为0.25%罗哌卡因。PENG阻滞后15 min,三组行相同方案的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记录术后0~12、>12~24、>24~48 h三个时间段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术后12、24 h评估股四头肌肌力。
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X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术后0~12、>12~24、>24~48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DX组比较,DM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术后>12~24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2、24 h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地塞米松和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PENG阻滞,均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其中地塞米松的效果更优。- 2025  .  41(7):    697-702
    [摘要](164)     [PDF](23) - 电针治疗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 李荣华,徐敏逸,张建楠,王静,蒋晨浩,蔡靓羽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EA组,n=49)和对照组(C组,n=47)。EA组在围术期施加电针治疗,对照组以假电针治疗。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于术后1、3、5 d评估POD的发生情况。采用记忆谵妄评估量表(MDAS)评估谵妄程度。分别于术前2 d、术后1、3、5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浓度。记录术后1、3、5 d NR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
结果:与C组比较,EA组术后1、3 d POD发生率、MDAS评分、血清IL-6浓度、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3、5 d血清CRP、S100β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3、5 d血清NfL浓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5 d血清sIg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在门水平,术后EA组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5);在属水平,术后EA组拟杆菌属、海事成球杆菌属和普拉梭菌属丰度明显升高,埃希氏杆菌属和芽殖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
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POD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术后还可提供有效的持续镇痛效应。电针治疗患者术后肠道相关菌群丰度改变明显,可能是电针治疗的关键机制之一。- 2025  .  41(7):    703-708
    [摘要](122)     [PDF](24) - 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 安奕,李丽霞,李中嘉,梁传玉,王沛,贾雪菲,宋宏怡,崔珂,罗荟方,王天龙,赵磊
目的:探讨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3—7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8~64岁,BMI 18.5~32.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6例。Q组在麻醉诱导前接受前路QLB,C组于术毕接受切口局部浸润麻醉,使用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记录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6、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4 h内中重度疼痛(NRS疼痛评分≥4分)的发生情况。记录补救镇痛例数、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电话随访术后3、6个月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Q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延长(P<0.05);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6、8、12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C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路QLB可显著缓解肾移植患者术后短期内患者活动时手术部位疼痛,镇痛效果可延长至术后12 h,不影响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 2025  .  41(7):    709-714
    [摘要](82)     [PDF](16) - 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
- 赵盼盼,石晴晴,李北平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4年4—6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12例,男56例,女56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56例。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完成心电监护测量基础值后分组给药:L组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1.0 mg/kg;N组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与利多卡因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丙泊酚1.0 mg/kg。两组均在检查过程中按需追加丙泊酚。记录胃镜和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的发生情况。记录丙泊酚胃镜置入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量。记录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VAS疲劳评分和清醒时间。记录消化内科医师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注射痛、术中过敏反应、苏醒后舌头麻木、金属味、耳鸣、恶心、呕吐、头晕和头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在胃镜检查中,与N组比较,L组术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肠镜检查中,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胃肠镜检查中,与N组比较,L组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L组丙泊酚胃镜置入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量明显减少,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疲劳评分明显降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消化内科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少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 2025  .  41(7):    715-719
    [摘要](176)     [PDF](30) - 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 刘克,葛秀玲,张帅帅,梅莎莎,吕凯丽,盖志辉,王帅,王大龙,徐伟民,叶文学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奥赛利定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胎儿娩出后,O组静脉注射奥赛利定1 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手术结束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O组给予奥赛利定0.3 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2 μg/kg,均复合托烷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即刻,两组实施相同方案超声引导下TAPB,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于术前2 h、术后1、2 d行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估。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于术前2 h和术后24、48 h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Likert计分法评估术后舒适度。记录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1 d QoR-15评分、术后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8、12、24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血清IL-6、CRP浓度、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2 d QoR-15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血清IL-6、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TAPB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与舒芬太尼比较,可明显提高产妇术后早期舒适度,且不增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 2025  .  41(7):    720-724
    [摘要](160)     [PDF](21)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 袁晨,韩丽,倪亚平,吴一帆,佘远时,沈军,杨芬,谢阳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PHC组(P组)和SGB联合PHC组(SP组)。麻醉诱导前,S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SGB,颈长肌表面的星状神经节处注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5 ml,C组和P组于同一部位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为BCP开始手术。术中调整VT及RR,P组和SP组控制PETCO2升至50 mmHg,C组控制PETCO2 40 mmHg。记录入室时(T0)、SGB操作后10 min(T1)、BCP 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1 h(T4)、手术结束时(T5)术侧和非术侧rScO2、HR、MAP、SpO2、PaCO2、PETCO2。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大脑去氧饱和度事件(CDE)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T2时比较,P组T4、T5时术侧和非术侧rScO2明显升高,SP组T3—T5时术侧rScO2和T4、T5时非术侧rScO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5时术侧rScO2明显升高,SP组T3—T5时术侧rScO2和T5时非术侧rScO2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3—T5时SP组术侧rScO2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3—T5时P组和SP组PaCO2、PETCO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3—T5时P组和SP组PaCO2、PETCO2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HR、MAP、SpO2、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中CDE发生率、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HC可改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双侧rScO2,PHC联合SGB较单独使用PHC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侧脑氧合,提高rScO2,降低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025  .  41(7):    725-731
    [摘要](101)     [PDF](21) - 饮酒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 朱作伟,周素利,刘存明
目的:探讨饮酒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麻醉镇静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男性患者51例,年龄18~7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饮酒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饮酒组(n=26)和非饮酒组(n=25)。饮酒组患者饮酒史10年以上,且近一年单次最大饮酒量不少于80 g乙醇;非饮酒组从不饮酒。麻醉镇静时静脉注射环泊酚,待药物输注完毕3 min后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且BIS降至≤60,进行胃肠镜检查。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5 mg/kg,剂量梯度为0.05 mg/kg,根据上一例患者的阳性或阴性反应而升高或降低1个剂量梯度,阳性反应定义为:首次输注环泊酚完毕3 min后MOAA/S评分>1分且BIS>60,或置入胃镜1 min内出现体动、呛咳、吞咽等反应。当阴性反应和阳性反应交替形成8个拐点时结束试验。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分别计算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镇静的ED50、ED95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
结果:饮酒组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镇静的ED50为0.431 mg/kg(95%CI 0.397~0.460 mg/kg),ED95为0.494 mg/kg(95%CI 0.464~0.650 mg/kg);非饮酒组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镇静的ED50为0.378 mg/kg(95%CI 0.342~0.407 mg/kg),ED95为0.437 mg/kg(95%CI 0.408~0.596 mg/kg)。与非饮酒组比较,饮酒组ED50明显升高,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
结论:长期饮酒降低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的镇静效力,在对此类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环泊酚的用量。- 2025  .  41(7):    732-736
    [摘要](148)     [PDF](20) 调查与研究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前锯肌平面阻滞文献计量学分析
- 罗梦思,刘鉴,朱小兵,彭学强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内发表的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相关文献,探讨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方向。
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SAPB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采用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在线分析平台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结果:共纳入534篇文献,年度发表趋势显示,SAPB研究发文量稳步增长,2023年发文量最多为78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和美国,分别发表了158篇(29.6%)和93篇(17.4%)。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期刊的总被引频次最高,共508次。关键词分析显示,“镇痛”“疼痛”及“管理”等是受到关注的前沿热点,“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等分子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结论:SAPB的研究数量显著增长,国内、国际合作较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SAPB在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且有关其潜在生物学机制的探讨越来越多。- 2025  .  41(7):    737-742
    [摘要](182)     [PDF](17) 实验研究
- 人参皂苷CK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范欣怡,田晨羲,苏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28周龄,体重200~220 g。采用随机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和人参皂苷CK+手术组(G组),每组10只。C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行剖腹探查术;G组行剖腹探查术,并于术前3 d至术后3 d,每日予人参皂苷CK 20 mg/kg灌胃。于术后1、3 d行旷场实验记录总移动距离和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行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前体(pro-Caspase-1)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蛋白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1、3 d S组总移动距离、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ROS、MDA、IL-1、IL-1β浓度、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术后1、3 d G组总移动距离、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延长,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ROS、MDA、IL-1、IL-1β浓度、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人参皂苷CK能够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减轻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 2025  .  41(7):    743-747
    [摘要](69)     [PDF](17) - 环泊酚通过上调应激诱导蛋白2表达减轻肾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
- 刘美言,宋涛,闵洁煜,应流念,刘磊,钟毅
目的:探究环泊酚调控应激诱导蛋白2(SESN2)表达量及其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野生型及SESN2基因敲低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株),将所选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培养组(C组)、OGD/R组(O组)、OGD/R+环泊酚50 μmol/L组(OC组)、SESN2基因敲低+OGD/R组(SO组)和SESN2敲低+OGD/R+环泊酚50 μmol/L组(SOC组)。其中O组、OC组、SO组和SOC组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酶标仪检测ROS荧光强度。收集细胞,采用微板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含量;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提取细胞蛋白和细胞RN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
结果:与C组比较,O组、OC组、SO组和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SESN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SO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OC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SO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
结论:环泊酚可以减轻HK-2细胞OGD/R损伤,降低铁死亡水平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上调SESN2表达量有关。- 2025  .  41(7):    748-754
    [摘要](73)     [PDF](14) 综述
-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 荣雨婷,高月月,张澳,赵阿阳,戚思华
-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AIDN)是指反复或长期暴露于麻醉药可能会导致的发育期大脑神经损伤。发育期患儿使用麻醉药是否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退行性改变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AIDN的机制涉及全身麻醉药的麻醉效应和非麻醉效应,前者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有关,后者则源自麻醉药引起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对儿科手术常用引起AIDN的全身麻醉药、引起发育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以及发育性神经保护策略进行综述,为后续AIDN的研究和患儿神经发育保护提供参考。
- 2025  .  41(7):    755-760
    [摘要](111)     [PDF](23) - 地塞米松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 郝雅汀,张玉,古诗瑶,曾思,雷迁
- 地塞米松因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的特性,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地塞米松可以预防和治疗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并对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气管插管引起的咽喉痛发生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尽管地塞米松具有广泛益处,但其存在引发高血糖及术后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因此,地塞米松能否作为辅助药物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地塞米松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治疗中的优势、地塞米松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与争议,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2025  .  41(7):    761-764
    [摘要](202)     [PDF](26) - 老年患者外周神经阻滞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呼杰,杨静
- 外周神经阻滞正逐渐成为老年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生理状态的变化及众多临床共病的存在,老年患者在接受神经阻滞后,由神经阻滞药引发的并发症依旧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不良事件。本文就老年患者接受神经阻滞后药物相关并发症及管理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外周神经阻滞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2025  .  41(7):    765-769
    [摘要](93)     [PDF](28) 临床经验
- 肺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 刘亚泓,邱源,林富荣,龙布,张灿洲,蓝岚
- 2025  .  41(7):    770-772
    [摘要](74)     [PDF](20) 专家笔谈
- 即刻镇痛在围术期的应用
- 李扬,刘荣林,张玉明,杨瑞
- 2025  .  41(7):    773-775
    [摘要](139)     [PDF](33) 病例报道
- 黏脂贮积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管理一例
- 石岳,张宁晨,谭骁,申乐
- 2025  .  41(7):    776-777
    [摘要](96)     [PDF](22) - 急性颈动脉球部血栓栓塞患者麻醉管理一例
- 韩文勇,王飞,张继英,徐慧玲,费梦楠,杨琳,郭莹莹,吴亚男
- 2025  .  41(7):    778-779
    [摘要](103)     [PDF](23) - 气管软骨软化导致困难插管一例
- 杜金知,贾丽玲,杨建新,倪文洋,朱荣宇,武娟,王艳花,程子健
- 2025  .  41(7):    779-780
    [摘要](127)     [PDF](32) - 声门口异物嵌顿取出术全身麻醉管理一例
- 王权,张晓东,李洪
- 2025  .  41(7):    781-782
    [摘要](150)     [PDF](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