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围术期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再认识
  
DOI:10.12089/jca.2020.01.020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936)
作者单位E-mail
吴宇娟 225000,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苏北人民医院麻醉与急危重症研究所  
高巨 225000,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苏北人民医院麻醉与急危重症研究所 gaoju_003@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4104
全文下载次数: 1327
中文摘要:
      全球每年约有3.13亿人需接受大型外科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s)是术后最常见的中期并发症。近期一项涉及了29个国家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9413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2670例(28.36%)出现PPCs风险增加,严重PPCs的发生率达2.8%,即使是轻微的PPCs也与患者术后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努力减少PPCs对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肺保护性通气是指VT≤8 ml/kg、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5 cmH2O、合适的肺复张和气道平台压<30 cmH2O,是公认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呼吸护理标准。一项对40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术中使用大VT、不给予PEEP的患者PPCs发生率明显高于肺保护性通气,这一发现成为了肺保护性通气应用于全麻机械通气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近期有研究者认为,围术期机械通气并不等同于危重患者的呼吸支持,因此涵盖所有不同疾病和不同外科手术的肺保护性通气的定义尚不存在。本文分别针对近年来术中机械通气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参数或措施进行综述,探讨专门针对外科手术患者的保护性通气方式,以便为围术期肺保护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