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机械通气常应用于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以及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对于需脱离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来说,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对其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过早的拔管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甚至再插管等不良结果,而延迟拔管使患者气管阻塞、气管狭窄引起肺炎,进而预后较差。因此,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仍然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长时间机械通气可影响膈肌功能,导致膈肌萎缩、收缩功能障碍,成为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 VIDD)。虽然,近期也有文献指出呼气肌对脱机有一定影响,但是VIDD直接对撤机造成严重不良结果。近几年,超声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其便携性、快速、安全性等特点已成为临床评估膈肌功能的重要工具,为拔管时机的预测、拔管是否成功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