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围术期超声——新时代麻醉科医师的基本技能
  
DOI:10.12089/jca.2018.08.025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E-mail
玉红 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梁鹏 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余海 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yuhaishan117@yahoo.com 
刘进 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摘要点击次数: 4411
全文下载次数: 2020
中文摘要: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成像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超过半个世纪。超声可以实时成像和被操作者实时控制,可以用于快速诊断。超声检查无辐射,便携式超声机机型小而灵活,因此方便在手术间转运。近年来,超声技术已突破传统使用范畴,逐步被麻醉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广泛应用。近20年前,刘进教授已将床旁超声技术应用于围术期管理,包括经颅多普勒监测、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2010年以来,刘进教授在全国积极推广超声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并且已连续8年召开“可视化技术应用大会”,通过国内外专家授课及Workshop培训的方式,普及围术期超声技术、提高围术期患者的安全与麻醉质量。2011年Moore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介绍了床旁超声技术(point-of-care ultrasonography, POCUS),并指出围术期是最重要的超声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在围术期,麻醉科医师需要掌握的床旁超声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全身多个系统,主要围绕临床麻醉工作中最重要的气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方面展开。刘进教授及宋海波副教授专门编写了《临床科室超声技能分册》,主要介绍围术期超声的应用,目的是将围术期麻醉科医师的传统操作变为可视化操作,将床旁即刻决策变为基于实时影像证据的决策,以提高临床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围术期超声培训现状以及围术期超声纳入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和设想进行阐述。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