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在孕产妇中的发病率高达6%~10%,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甚至超过了贫血[1,2]。产妇血小板减少与一般人群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相似,包括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和消耗过度等。其中,遗传因素包括代谢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免疫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其慢性发病的主要原因[3]。美国血液学协会和英国血液学标准协会将Plt<80 000/mm3定义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症[4]。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剧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医院应加强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根据产妇体征迹象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保证分娩安全,减少产后出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 |